苍溪人有一句俗语:“米缸面缸离不开酸菜缸”,这里所说的酸菜就是我们的土菜。
用山泉井水把家菜或萝卜菜叶洗净,切碎后用清水煮沸煮沸至半熟,沥干水份入缸中浇上已加热过的酸菜,再用清水浸泡半小时即可。
若无老酸水,亦可打点稀稀面汤,煮沸后倒进菜里。
酸菜最好每天用煮过的清米汤热浇,上压平底油,自能保存。
在寒冬时节,酸菜是穷人家填饱肚子的食物,因为酸菜多,中间加些红豆叶、兰菜(莲花白叶)等,酸菜苞谷米粒、酸菜红薯粥都是当年的家常便饭;而那些大户人家,做酸菜就更讲究了,家菜要瘦地里的(这样的菜叶壳壳很窄)过了就不用了,一根一根地采摘,沙粒,田螺壳,烂叶叶,采摘干净。利用它做的酸菜豆花粥、酸菜豆花面等美味佳肴,是苍溪饮食文化的缩影。
苍溪人吃酸菜长大,有一种独特的味道,无酸不腻。
在宾馆的宴席上,还有炒酸菜、炒鱼、面疙瘩、酸菜炒魔芋等小吃。
我还是个打工族,特别喜欢吃酸菜。
不过,我并不愿意自己做饭,而是同厂的青工要我自己去烧饭,我也谢绝了,理由是烧饭煮伤了。她要自己煮饭,说明她懂得生活,我很开心。
年货腊肉,香肠早已准备好,可酸菜,却没剩下多少。
现在制作的酸菜,一时也酸不了。
别看我在将近五百字的文章里大谈做酸菜,可冬天怎么会做酸味,却还真难。
这是用整个家常菜叶做成的。
烫伤不重,还挤干了水,再浇上一勺老酸水加面糊的汤汤,可两三天还是没酸。
无能为力,我只好把瓷缸里的酸菜捞出来切成小块,再把酸水倒入已经放进不锈钢保温盆里的酸菜里,如此,两三天后方有酸。
之后,我不小心把这件事告诉了表哥,他笑了,说,刚刚烫好的酸菜,还有别的做法,只是把它放在泡沫箱里,再在周围放些热水袋保温,可以放在电热毯上,这样一天一夜就酸了。
噢,我的酸菜不酸,很明显,温度不符合它的发酵。
把酸菜切成细丝,配以葱姜蒜苗盐巴等,用清油炒熟,然后抽真空(每袋可吃三次,吃干饭时可直接拌入)。
是啊,酸菜是苍溪人的一种特产。
食酸而酸,回味是乡愁,乡愁是让人一步步回头的根脉。
版权由作者拥有。
你发表评论:
欢迎